诗词原文
与诸公登衡山
唐·李白
昔闻天下山,衡岳称崇丘。
火维地荒绝,云梦泽迢迢。
三山上与天,惟余鹤与猴。
飞雪洒林村,寒猿啼陇愁。
水激石湍鸣,风披云叶流。
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白并无确切记载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早就听说天下的名山,衡山被称为崇高的山丘。
这里地处南方火德星君管辖的荒凉之地,云梦泽遥远无边。
三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连,只有仙鹤与猿猴在此栖息。
飞雪洒落在山林村庄,寒冷的猿猴在山陇间啼叫,充满哀愁。
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湍急的声响,风吹动着云叶,在空中飘荡。
这里的真意趣,想要说出来却已经忘记了言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首句点明衡山在天下名山中的地位,接着通过描绘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展现了衡山的荒凉与神秘,中间几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飞雪、寒猿、水激石湍等,进一步渲染了衡山的幽静与壮美,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衡山真意趣的领悟,以及难以言表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衡山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生真意趣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四方时,途径衡山所写,当时,李白被衡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决定登山游览,在登山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衡山的独特韵味和神秘气息,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衡山美景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衡山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