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的解释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怀曹秋岳先生

清·宋琬

不见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

海天东望情何极,风月南楼梦已稀。

白雁影寒迷远道,黄花香冷入秋扉。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掬寒灯照泪挥。

作者简介

宋琬(1614年-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早年曾参与抗清斗争,后降清为官,历任多种职务,但仕途并不平坦,多次因故被贬谪,宋琬的诗文创作丰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深沉哀婉的情感表达,是清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没有见到高人(指曹秋岳)只感到自己满心悲伤,每当吟诵出佳句时都希望能得到他的赏识(乌衣,古代指士族子弟,此处借指曹秋岳),向东遥望海天,情感无尽;南楼上的风月之梦,已经变得稀少,白雁的影子在寒冷的天空中迷失了远行的道路,黄菊的香气在秋日的门扉前显得清冷,请你不要和我谈论封侯拜相的事情,只愿在这寒冷的灯光下,挥泪倾诉心中的苦楚。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联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因未见友人而产生的悲伤情绪;颔联通过遥望海天、回忆南楼风月,进一步渲染了思念之情;颈联以白雁、黄花为意象,烘托出秋日的凄清与孤独;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友人的倾诉愿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首联的“不见高人祇自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而“每哦佳句望乌衣”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敬仰,颔联的“海天东望情何极,风月南楼梦已稀”通过空间的转换,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颈联的“白雁影寒迷远道,黄花香冷入秋扉”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凄清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掬寒灯照泪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友人的倾诉愿望,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琬在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所作,当时他身处异地,远离了友人曹秋岳的陪伴与鼓励,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悲伤,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也让他倍感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