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劲节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

莫道此中滋味薄,青枝绿叶总关情。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虽非郑板桥确切作品,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想进行。)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一生历经坎坷,却以高尚的品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郑板桥擅长诗书画三绝,其画作以竹石最为著称,诗文则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不要贪恋那冷清之地的悠闲风月,而应立志成为清朝(此处泛指清廉正直的时代)中坚贞不屈的人,不要说这样的生活缺乏乐趣,那青翠的枝叶、碧绿的叶子,都寄托着我深深的情感与志向。

释义

“休贪冷地闲风月”意指不要沉迷于安逸闲适、远离尘嚣的生活,这里的“冷地”和“闲风月”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的宁静之地,但诗人告诫自己不应沉溺于此。

“好作清朝劲节人”则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品德、坚守节操的决心,希望自己在任何时代都能保持清正廉洁,成为社会的脊梁。

赏析

此诗以竹为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直接点题,通过对比“冷地闲风月”与“清朝劲节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后两句则以“青枝绿叶”为象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同时也暗示了即使生活清苦,但内心充实、志向高远,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构想之作,但若将其置于郑板桥的生活背景中,可以想象,这或许是他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与自我激励,郑板桥一生追求真理,不畏强权,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高度追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体现,鼓励自己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坚守节操,成为时代的楷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