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张蠙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却展渔丝无野艇,
旧题诗句没苍苔。
西风吹老村醪熟,
几度思归又几回。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饱览山河之美,后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张蠙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江边的夕阳映照在平坦的沙地上,潮水退去后,渔船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站立,见到人后惊飞入芦花丛中,想要展开渔网捕鱼,却发现没有野艇可用;过去题写在石壁上的诗句,如今已被苍苔覆盖,西风吹拂,村里的美酒已经酿熟,我多少次想要归去,却又一次次地留了下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夕阳、渔船、白鸟、芦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又难以割舍对现实的牵挂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前两句以夕阳、渔船、白鸟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却展渔丝无野艇”和“旧题诗句没苍苔”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蠙隐居山林期间,在晚唐至五代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深感无奈与迷茫,他通过描绘江边的宁静景象和内心的矛盾挣扎,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