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枕中鸿宝藏灵气,关外青牛覆紫烟。
云绕仙山千丈画,风拂古木万重弦。
幽人独坐思无限,野鹤闲飞意自闲。
欲问长生何处觅,洞天福地是桃源。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仙隐》,作者为唐代诗人李暮云,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与仙道隐逸之境。
作者简介:
李暮云,字逸仙,唐代中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未入仕途,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但因其淡泊名利,故后世对其生平知之甚少,李暮云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文人喜爱。
译文:
枕边藏着的鸿宝(此处喻指珍贵的道书或仙家宝物)散发着灵气,关外那头青色的牛儿身上覆盖着紫色的烟雾,云雾缭绕的仙山如同一幅千丈长的画卷,清风拂过古老的树木,发出万重琴弦般的声响,隐士独自坐在这里思绪万千,野鹤悠闲地飞翔,显得自在悠闲,想要询问长生不老之术在哪里寻找,原来那洞天福地就是心中的桃源仙境。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幅仙境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首联以“枕中鸿宝”和“关外青牛”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绘仙境的美景,云绕仙山、风拂古木,如诗如画;颈联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幽人独坐、野鹤闲飞,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尾联则点明主旨,指出真正的长生不老和桃源仙境其实就在心中,是对隐逸生活的最高赞美。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鸿宝”、“青牛”、“仙山”、“古木”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仙境的美景,同时又不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思想上的深度,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世俗生活的喧嚣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可贵。
创作背景:
据推测,本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隐居山林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诗人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在隐居期间,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仙隐》诗,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长生不老和桃源仙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