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留别
唐·李白
不寐看银烛,长吟送羽觞。
月华如练水,云影似霓裳。
别后相思处,烟波万里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内容广泛,涉及山水、酒仙、友情、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夜深了我仍无法入眠,凝视着银白色的烛光;
手执羽觞(酒杯),低声吟诵着离别的诗篇。
月光如洁白的绸缎洒落水面,云影仿佛是天上的霓裳羽衣。
离别之后,每当思念涌上心头,那遥远的烟波便似万里之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宴上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因离别之情难以入眠,看着银烛,手执酒杯,低声吟诵,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月光和云影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烟波万里的形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夜宴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不寐看银烛,长吟送羽觞”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离别而难以入眠,手执酒杯低声吟诵的形象,情感真挚,令人动容,而“月华如练水,云影似霓裳”两句,则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月光和云影,为全诗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最后两句“别后相思处,烟波万里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友情和离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夜宴上,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感伤,于是写下了这首《夜宴留别》,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