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夜寄思
唐·李暮云
姮娥守狐月,青女恨连霜。
桂影摇寒壁,蟾光洒静塘。
思君千里外,念旧五载长。
欲寄相思意,唯将锦字藏。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见于地方志及民间诗集,其诗作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月夜、秋景等自然景象,寓情于景,情感细腻而深沉,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名声响亮,但在当时也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译文:
嫦娥孤独地守护着狐形的月亮,青女因怨恨而使得寒霜连绵不断,桂树的影子在寒冷的墙壁上摇曳,月光如蟾蜍般洒落在静谧的池塘上,我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你,回忆着过去五年的点点滴滴,想要寄托我的相思之情,只能将满腔心意藏在锦字书信之中。
释义:
首联“姮娥守狐月,青女恨连霜”以神话人物嫦娥和青女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嫦娥守月,象征着孤独与守候;青女恨霜,则暗示着内心的怨恨与寒冷,颔联“桂影摇寒壁,蟾光洒静塘”进一步描绘月夜景象,桂影、蟾光等意象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颈联“思君千里外,念旧五载长”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尾联“欲寄相思意,唯将锦字藏”则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方式,即将相思之情藏在书信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首联和颔联的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象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清冷、孤寂的情感基调,颈联和尾联则直接抒情,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佳作。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与某位友人分别多年后,于一个月圆之夜触景生情而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景象和神话传说,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在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情感纠葛与心灵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