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岛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荒岛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杂流民。
海风日日吹榕叶,山雨时时润竹根。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孤臣垂老投荒外,日望南云泪满巾。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描写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在这荒凉的岛屿上,开垦的田地已被登记在官府的户籍册上,土著酋长和番族混杂着流民一起生活,海风日复一日地吹拂着榕树的叶子,山雨时不时滋润着竹子的根部,在战乱中,几家人的哭声在旷野中回荡,而渔人和樵夫则在多处唱起了异族的歌谣,我这个孤独的臣子,在年老之时被贬谪到这荒远之地,每天望着南方的云彩,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荒岛畬田登版籍:荒凉的岛屿上,人们开垦的田地已被官府登记在册。
土酋番族杂流民:土著酋长、番族和流民混杂在一起生活。
海风日日吹榕叶:海风不断吹拂着榕树的叶子,象征着环境的艰苦。
山雨时时润竹根:山雨时常滋润着竹子的根部,寓意着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坚韧。
野哭几家闻战伐:战乱中,几家人的哭声在旷野中回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夷歌几处起渔樵:渔人和樵夫在多处唱起了异族的歌谣,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生活的艰辛。
孤臣垂老投荒外:孤独的臣子被贬谪到这荒远之地,年老体衰。
日望南云泪满巾:每天望着南方的云彩,思念家乡,泪水沾满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流放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荒岛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有对战争、流民等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黄遵宪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黄遵宪在晚清时期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但变法失败后,他遭到了保守派的排挤和打压,在流放期间,黄遵宪深感国家的危亡和人民的苦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荒岛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有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者和诗人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