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嗟公身屡徒复遭屏,官屋欲僦犹阻于有司。的解释

风云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贫士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一身饱暖常思足,四体安闲得自由。

所嗟公身屡徒复遭屏,官屋欲僦犹阻于有司。

空庭日暮鸟飞散,古寺秋深叶落稠。

欲问穷通何所定,只应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自己一人吃饱穿暖就常常感到满足,四肢安闲自得便能享受自由,可悲的是自己多次迁徙又遭遇排挤,想要租住官府的房屋还受到官吏的阻挠,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已经飞散,古老的寺庙在深秋时节树叶已经落得很稠密,想要问自己的穷困与显达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许只能把心事寄托给那沙洲上的鸥鸟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首联写自己容易满足的生活态度;颔联则笔锋一转,写自己多次迁徙又遭遇排挤,想要租住官屋还受阻挠的困境;颈联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日暮鸟飞散、秋深叶落稠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尾联则发出无奈的感叹,将心事寄托给沙鸥。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联的“一身饱暖常思足,四体安闲得自由”与颔联的“所嗟公身屡徒复遭屏,官屋欲僦犹阻于有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与凄凉,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尾联的“欲问穷通何所定,只应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