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壮游较今昔,恐公犹恨未得周天涯。的释义

梦梦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壮游天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昔年壮气欲横秋,万里长风吹远游。

若将壮游较今昔,恐公犹恨未得周天涯。

山川历历入诗眼,风月萧萧满客舟。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江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昔日我怀揣着豪情壮志,想要横扫秋天的萧瑟,乘着万里长风踏上远游的征途,如果将昔日的壮游与今日相比,恐怕您(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前辈)还会遗憾未能走遍这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山川美景一一映入眼帘,成为我诗中的灵感,清风明月则满载在客船之上,当我回首望向故乡的方向,却不知它究竟在何处,我的心只能随着那轮明月,飘向远方的江楼。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壮游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完全游历天下的遗憾,诗中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壮游”为主题,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首联“昔年壮气欲横秋,万里长风吹远游”直接点出壮游的豪情壮志,气势磅礴,颔联“若将壮游较今昔,恐公犹恨未得周天涯”则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全游历天下的遗憾,颈联“山川历历入诗眼,风月萧萧满客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壮游途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尾联“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江楼”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多次远游,见证了无数的山川美景,但心中仍怀有未能完全游历天下的遗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日益加深,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比今昔、描绘壮游美景和抒发思乡之情,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