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阶砌叶初上,云山路转赊。
幽人应未寝,寒月照窗纱。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感,项斯虽在仕途上不算显赫,但在文学领域有着较高的成就,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台阶和石砌上刚刚落满了秋叶,通往云山的道路愈发遥远而曲折。
隐居山林的高人想必还未入眠,清冷的月光正透过窗纱洒在他的屋内。
释义
“阶砌叶初上”描绘了秋天落叶初覆石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云山路转赊”则通过“云山”这一意象,展现了山路的遥远与崎岖,暗示了诗人行走的艰辛与对远方的向往。“幽人应未寝,寒月照窗纱”两句,诗人转而想象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以“寒月”和“窗纱”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前两句“阶砌叶初上,云山路转赊”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即人生之路如同山路一般,既遥远又充满未知与挑战,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山中隐士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项斯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秋景所触动,结合自己对于人生和隐逸生活的思考而创作的,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隐逸思想在当时颇为流行,项斯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自然也会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项斯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