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赴阙途中书事
唐·韦庄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征马前途愁日暮,孤舟何处宿芦花。
空村夜雨闻笛处,古驿秋风扫叶时。
试问东归归未得,迢迢远路欲何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向西行来,为了赴京调任而办理过关的凭证(关繻),
身佩黄色的印绶,在尘土飞扬的京城大道上感到厌倦。
征途中的马儿在前行的路上愁对日暮,
孤单的小舟又将在哪里停泊,宿于芦花丛中呢?
空寂的村庄在夜雨中传来笛声,
古老的驿站里秋风扫过落叶。
试问我这向东归去的行程为何还未实现,
这遥远的路途,我到底要前往何方?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赴京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旅途劳顿、前程未卜的忧虑与迷茫,诗中“西来赴调合关繻”点明此行目的,“黄绶风尘厌九衢”则透露出对京城繁华却充满风尘的厌倦,后四句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如征马愁日暮、孤舟宿芦花、空村夜雨闻笛、古驿秋风扫叶,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与凄凉,以及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黄绶风尘厌九衢”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的厌倦,也隐含了对仕途的淡泊,而“征马前途愁日暮,孤舟何处宿芦花”等句,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迷茫,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其中,深感仕途艰难,人生无常,此诗可能是韦庄在赴京调任途中,面对旅途的艰辛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