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迷津
唐·韦应物
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
日暮征帆远,江空独鸟吟。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一望乡关泪,沾衣此夜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风尘弥漫遮蔽了前方的道路,谁能指引我渡过这迷茫的渡口?
日暮时分,远行的船帆渐渐远去,空旷的江面上只有一只孤鸟在吟唱。
冰层下的水声低沉呜咽,雪后的沙路变得平坦无痕。
遥望故乡的方向,泪水沾湿了衣襟,这夜晚的心情无比沉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尘仆仆的旅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直接点出主题,前路茫茫,无人指引,颔联和颈联通过日暮、孤鸟、冰下水声、雪中沙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和艰难,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感,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得诗歌的情感真挚而动人,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仕途不顺、人生迷茫之际所作,韦应物虽然出身贵族世家,但仕途并不平坦,在历经多次贬谪和调任之后,他深感人生道路的艰难和迷茫,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困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