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
白云出岫无心去,明月当空有意随。
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有归期。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日又西。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其作品多流露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扫去石上的青苔,坐在满是礁石的岸边,青山绿水间送来清新奇妙的景致,白云从山间悠然飘出,似乎没有目的地,明月高悬天空,仿佛有意伴随着我,山野间的老人居住在村庄里,没有俗世的客人打扰,渔翁在傍晚时分满载而归,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太阳又向西边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扫却苍苔坐满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环境的精心打理和享受;“青山绿水送清奇”则直接点出了自然景色的清新奇特,后两句通过白云、明月、野老、渔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联“扫却苍苔坐满矶”以动作开篇,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又暗示了他对隐居环境的珍视,颔联“白云出岫无心去,明月当空有意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颈联“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有归期”则通过人物活动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日又西”以反问和抒情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他的修行生活和山林隐逸情怀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山林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与自然景物的亲密互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