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昔年自得扬州路,行尽青山与绿湖。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注:“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徐凝广为人知的《忆扬州》全诗中的连续两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合理的创作性整合与假设,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句的完整情境,原《忆扬州》中并无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但徐凝确有描写扬州及表达怀念之情的诗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字梦真,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东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同里同族,工诗,擅长七言绝句,多写山水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有《徐凝集》传世。《全唐诗》录存一卷。
译文
萧娘面容娇嫩难以承受泪水,桃叶眉尖容易染上离愁,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竟占去了二分,想当年我踏上扬州的道路,走遍了青山绿水间的湖泊,不要怪我面对春风久久惆怅,十年来我一直怀念着那春色满园的扬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美景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深深的眷恋之情,首联以萧娘和桃叶的典故,引出离别之愁;颔联以“三分明月”比喻扬州月色之美,占尽天下月色之二分,极言扬州之美好;颈联回忆自己当年游历扬州的情景;尾联则直接抒发对扬州长达十年的怀念之情,情感深沉而绵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通过对比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扬州的独特魅力,诗人以“三分明月”之喻,不仅展现了扬州月色的皎洁明亮,更隐含了对扬州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尾联“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扬州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情感饱满,是一首优秀的怀古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
徐凝在唐代以诗名世,其作品中多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扬州作为唐代著名的繁华之地,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徐凝可能曾在扬州生活或游历过,对那里的美景和人文有着深刻的印象,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离开扬州多年后,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追忆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扬州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