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的释义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行旅

唐·张籍

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紫陌夜归人已远,白云深处有家乡。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多写现实题材,语言平易近人,风格自然流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傍晚时分,官河边的楼台显得格外寂寞,驿路上行人稀少,显得路途格外漫长,夜色渐浓,紫色的大道上归家的人已经远去,而我的家乡,却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楼台寂寞官河晚”通过“寂寞”和“晚”两个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人物稀疏驿路长”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孤独和漫长,后两句则通过“紫陌夜归人已远”和“白云深处有家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行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和颔联通过“寂寞”、“稀疏”、“长”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疲惫,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夜归人已远”和“白云深处有家乡”的描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风格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旅途中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在秋日傍晚时分,他看到了官河边的楼台和驿路上的行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孤独和思乡之情,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秋日行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籍在旅途中的孤独和疲惫,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