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罢相作
唐·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相见一相笑,吾今罢问津。
(注:根据您的要求,我在原诗的基础上添加了“相见一相笑,吾今罢问津。”这两句,但请注意,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而是根据您的关键词进行创意性融入,为了保持分析的连贯性,以下分析将主要基于原诗《罢相作》进行,同时尝试将添加的句子融入整体解读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适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适之,唐代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之孙,恒山王李承乾之子,他曾任宰相多年,后因政见不合,被玄宗李隆基罢相,李适之性格豪爽,善于饮酒,罢相后更是纵情酒色,以诗酒自娱。
译文
避开贤能之位我初罢宰相,喜好饮酒暂且衔杯自乐。
试问那些曾经登门拜访的客人,如今还有几个会再来?
(添加的句子)相见时我们只是一笑而过,我现在已不再过问仕途之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适之在被罢相后的心境变化,他自称为“避贤”,实际上是对自己被罢相的一种讽刺和自嘲,他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同时以“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来讽刺那些曾经趋炎附势、如今却避之不及的世态炎凉,添加的句子“相见一相笑,吾今罢问津。”则进一步体现了李适之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人情冷暖的淡然。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罢相前后的待遇变化,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李适之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被罢相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性格和超脱的心境,添加的句子更是将李适之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李适之在唐玄宗时期曾任宰相,后因政见不合,被玄宗罢相,罢相后的李适之心情郁闷,常常借酒消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李适之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