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初夏》,全诗原文如下:
村居初夏
宋·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光景又新春。
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
乌鸟乱啼人未起,东风吹雨过溪桥。
故园何处频看历,门巷萧条长绿苔。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南边的田野和东边的田埂上自由自在地行走,又迎来了一年中的新春时节,我吩咐灶下的童子,拿起瓶子去邻居家买些酒来,乌鸦和小鸟在枝头胡乱啼叫,人们还未起床,东风吹来一阵细雨,已经飘过了溪上的小桥,时常看着日历想着故乡在何处,只见门巷萧条,长满了绿色的青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村居初夏时的生活场景,通过“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诗中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村居初夏图景,诗中“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邻里的和睦相处和生活的闲适自在,通过“乌鸟乱啼人未起,东风吹雨过溪桥”的描写,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晚年退居山阴老家,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村居初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