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莺啼
唐·李暮云
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
柳丝轻拂面,花影淡摇梢。
风暖日初长,云舒天更高。
春光无限好,何处不逍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暮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见于地方志及民间诗集,以描绘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暮云是唐代一位较为冷门的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情感真挚而含蓄,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留存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译文
竹林深处,三五只黄莺低飞,它们安静地拍打着翅膀,仿佛彼此间有着不解之缘,紧紧相随,柳丝轻柔地拂过人脸,花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春风和煦,日头渐长,云朵舒展,天空显得更加高远,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让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逍遥自在。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春日里竹林莺啼、柳丝花影、风和日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首句“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黄莺在竹林间低飞缠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其他景致,如柳丝拂面、花影摇曳、风和日丽等,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
赏析
本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和谐,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黄莺的翅膀比作“静翼纠缠牢”,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以竹林的幽静衬托黄莺的啼鸣,以柳丝的轻柔衬托花影的摇曳,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文献中关于李暮云的记载较少,因此无法确切得知,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漫步于竹林、柳岸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