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欢。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欢。

月下琴音绕,花间酒意酣。

清风拂柳绿,明月照松寒。

欲问谁同此,高山流水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清照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清照的词风婉约细腻,被后世誉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译文

知音自古以来就少,能找到乐趣的人内心欢喜,月光下琴声悠扬,花丛中酒意正浓,清风轻轻吹拂着嫩绿的柳枝,明月照亮了寒冷的松树,想问谁与我同享这份乐趣,或许在那高山流水之间。

释义

“知音千古少”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认为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很少;“得趣一心欢”则表达了作者找到乐趣后的内心喜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月下弹琴、花间饮酒、清风拂柳、明月照松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共享乐趣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知音”和“得趣”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知音难觅但一旦找到便心生欢喜的感慨,诗中“月下琴音绕,花间酒意酣”等句,不仅描绘了优美的画面,还传达了作者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当时她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离世等人生变故,内心孤独而苦闷,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更加渴望找到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与之分享生活的乐趣和内心的感受,她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知音难觅但一旦找到便心生欢喜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