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欲向潇湘去,此是重华挥手处。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君今欲向潇湘去,

此是重华挥手处。

二妃哭处山重重,

翠竹青青映碧潭。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是韩愈的学生,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之一,其诗作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多写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作者简介

张籍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底层生活,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歌以写实为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也是唐代著名的乐府诗人之一,对乐府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译文

你现在想要前往潇湘之地,

那里正是舜帝挥手告别的地方。

娥皇、女英哭泣的山峦重重叠叠,

翠绿的竹子映衬着碧绿的潭水。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潇湘之地的送别之情,同时借用了潇湘地区的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来增添诗意。“君今欲向潇湘去,此是重华挥手处”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又巧妙地融入了舜帝南巡、二妃追随的典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韵味。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局限于离愁别绪的抒发,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潇湘地区的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诗人通过“君今欲向潇湘去”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随后以“此是重华挥手处”一句,将友人的行程与舜帝南巡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又增添了整首诗的历史厚重感,诗人还通过对潇湘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二妃哭处山重重,翠竹青青映碧潭”,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的友人即将前往潇湘之地有关,在古代,潇湘地区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张籍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对潇湘地区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当他的友人即将前往潇湘之地时,他便以诗相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又借用了潇湘地区的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来增添诗意和韵味,这首诗也反映了张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