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瑶琴长四尺,轻如一片番流离。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瑶琴歌

唐·李贺

斲梓染丝以为弦,轻如一片番流离。

玉徽墨轸凤凰语,蜀桐雕漆金错落。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龙尾水。

忆君此曲中夕奏,松风涧水寒相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诗作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李贺的诗风瑰丽奇特,善用神话传说和象征手法,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砍伐梓木,染上丝线制成琴弦,轻盈得如同一片外来的琉璃(番流离,即琉璃的异称),琴上的玉徽和墨色的琴轸仿佛凤凰在低语,蜀地的桐木与雕漆的琴身金彩交错,轻轻一拂朱红色的琴弦,遗留下的音乐仿佛是当年龙尾水畔的悠扬之音,回忆起你在黄昏时分弹奏此曲的情景,那松风和山涧的冷水仿佛都因这音乐而更加寒冷逼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把精美的瑶琴,展现了其制作工艺的精湛与音色的美妙,首句“斲梓染丝以为弦,轻如一片番流离”直接点出瑶琴的制作材料与轻盈的特点,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琴的装饰之美与音色之纯,诗人还通过回忆友人弹奏此琴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李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瑶琴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斲梓染丝”、“玉徽墨轸”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瑶琴的精致与高贵,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龙尾水”的典故,赋予瑶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诗中的“松风涧水寒相逼”一句,不仅描绘了弹奏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音乐所传达的深沉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早年时期,当时他正值青春年少,对生活和艺术充满了热爱与追求,瑶琴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挚爱之物,不仅象征着高雅的文化品味,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李贺不仅表达了对瑶琴的喜爱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李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