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清台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云构凌霞起,琼楼映日新。
仙姿凝绛雪,玉貌映花春。
万古留清韵,千秋仰令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高达百尺的怀清台,矗立在辉煌的巴水之滨,它的建筑高耸入云,仿佛凌驾于云霞之上,琼楼玉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台上仙人的姿态如同凝结的绛雪,美貌如玉,映照着春天的花朵,这份清雅的风韵将万古流传,千秋之后人们仍会仰望这个美好的时刻。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怀清台的描绘,展现了其宏伟壮丽的景象,首句点明地点和高度,次句描绘其辉煌的气势,接下来两句通过云构、琼楼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其超凡脱俗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仙姿、玉貌等比喻,赞美了台上人物的高洁与美丽,并表达了这种美好将永载史册的愿景。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怀清台刻画得栩栩如生,他通过云构、琼楼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仙境般的氛围,他还通过仙姿、玉貌等比喻,赞美了台上人物的高洁与美丽,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李白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鲜明、生动。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根据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习惯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巴水时,被怀清台的宏伟壮丽所震撼,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由,他的诗歌往往与山水、自然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巴水时,对怀清台的赞美之作,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