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寡妇赋丹穴
朝代:魏晋
作者:左思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
龙章而凤姿,天姿自独群。
金炉香绕雾,玉树影临轩。
寂寞深闺里,空余泪痕温。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左思虽为魏晋著名文学家,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另有《咏史》八首等诗作传世,以咏史诗见长,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辞藻华丽,善于通过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
译文
寡妇意外获得了传说中的丹穴之地(象征富贵与祥瑞),其地位尊贵,足以与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相抗衡,她拥有如龙章凤姿般的非凡气质,天生便与众不同,金炉中香烟缭绕,如同云雾般弥漫,玉树临风而立,其影子映照在宫殿的轩窗之上,在这寂寞的深闺之中,她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泪痕未干,心中满是孤寂与哀愁。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位寡妇意外获得丹穴之地,从而地位显赫,但内心却极度孤独与寂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无常、富贵难久以及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丹穴象征富贵与祥瑞,但即便拥有如此荣耀,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赏析
本诗以寡妇得丹穴为引子,巧妙地将富贵与孤独、荣耀与寂寞进行对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寡妇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诗中的金炉、玉树等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华丽与庄重,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不失文学的美感。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虽为虚构之作,但可假想其创作背景为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寡妇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也借寡妇之口,抒发了诗人对于富贵难久、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在魏晋时期,文学作品中常有对于人生、命运等主题的探讨,此诗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