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佐龙祈雨
唐·李中
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
云气半开新霁色,天光微露滴花株。
圣君忧国思良辅,贤相忧民念刍荛。
共仰为霖心切切,不妨吟赏在琴书。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李中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朝廷正渴望得到像夔龙那样的贤臣辅佐,人们也都期盼着能降下甘霖滋润大地,云层半开,露出了新雨后的晴朗天色,天光微微透过,滴落在花朵和草木之上,圣明的君主忧虑国家大事,渴望得到贤能的辅佐;贤能的宰相则心系百姓,时刻挂念着民间的疾苦,大家都怀着迫切的心情期盼着甘霖的降临,而在这样的时刻,也不妨在琴书中寻找一份宁静与慰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廷对贤臣的渴求和民间对甘霖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九重正想夔龙佐”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夔龙辅佐帝王的典故,表达了朝廷对贤臣的渴望;“四字争思霖雨濡”则直接点出了民间对甘霖的期盼,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新雨后的景色和圣君贤相的忧虑,进一步烘托出这种期盼的迫切和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朝廷的渴求与民间的期盼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效果,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中可能深感国家和人民的苦难,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关切和忧虑,通过描绘朝廷对贤臣的渴求和民间对甘霖的期盼,诗人既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