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出自哪首诗?

梦梦1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芜,故园吾亦爱吾庐。

松风清昼水声远,云气暮深山影孤。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

独喜逍遥无别事,半眠半坐卧藤芜。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门巷间长满了荒草,显得萧条冷清,但我依然深爱着我的故居,白天,松风阵阵,水声悠远;傍晚,云雾缭绕,山影孤独,姬公(周公)尚未到退休归田的时候,而疏广(西汉名臣)却已心怀知足而止的打算,我独自喜欢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没有别的事情打扰,时而半睡半醒,时而半坐半卧在藤芜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但诗人仍爱其庐,表现出对故居的深厚感情,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颈联引用历史典故,姬公和疏传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知足而止、淡泊名利的态度,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和清新自然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形式美,又富有内涵,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已辞去官职,过上了闲居生活,在闲居的日子里,白居易深入自然,感受生活的真谛,创作了大量反映闲适生活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