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集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
清风拂林樾,明月照庭墀。
笑语相和处,欢情自洽时。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羁。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多反映士大夫闲适淡泊的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各位老者已经一同到来,酒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清风轻轻吹拂过树林,明月皎洁地照耀着庭院,大家欢声笑语,相互和应,欢乐的情感自然融洽,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乐趣,哪里还需要去关心尘世的羁绊呢?
释义
诸老巳偕至:各位老者已经一同到来。
樽俎罗酒食:酒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樽俎指古代盛酒食的器皿,这里泛指酒宴。
清风拂林樾:清风轻轻吹拂过树林。
明月照庭墀:明月皎洁地照耀着庭院,墀指台阶上的空地。
笑语相和处:大家欢声笑语,相互和应。
欢情自洽时:欢乐的情感自然融洽。
此中真意趣: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乐趣。
何必问尘羁:哪里还需要去关心尘世的羁绊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群老者欢聚宴饮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和诗人内心的愉悦,诗中“清风拂林樾,明月照庭墀”两句,以自然景物映衬出宴会的清幽雅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笑语相和处,欢情自洽时”则直接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的欢声笑语和融洽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羁”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羁绊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在一次与老友的宴集中,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欢乐和宁静,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展现了他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