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唐·白居易

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

饥寒交至身欲死,狐裘不暖锦衾薄。

半夜忽觉寒彻骨,起看阶前雪满庭。

此时却羡闲居者,独卧竹床听雪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译文

听说春天到来之前雪下得最深,路上的行人因寒冷而僵死,柴火的价格昂贵如金,饥饿和寒冷一同袭来,身体几乎要死去,狐裘不保暖,锦衾也显得单薄,半夜里忽然觉得寒冷透骨,起床看见庭院里已经落满了雪,这个时候却羡慕那些闲居的人,独自躺在竹床上听着雪落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天里行人的艰难和闲居者的安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人民的苦难,前两句“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直接点出了主题,即雪天的严寒和行人的困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困境与安逸之间的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雪天里人们的苦难和无奈,前两句“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用简洁的语言点出了主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想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唐代,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痛苦,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呼吁社会关注这些苦难的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