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入辰州
唐·汪遵
既上辰州船,犹闻武陵曲。
滩声似箫鼓,山色入琴书。
作者及朝代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他是一位以咏史诗著称的诗人,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远,风格独特,汪遵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汪遵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他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现实,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汪遵的咏史诗往往能够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议论,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登上辰州的船只后,仍然能听到武陵地区的乐曲声。
滩头的流水声如同箫鼓之音,两岸的山色仿佛融入了琴棋书画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辰州船只后的所见所闻,辰州,即今湖南辰溪县一带,武陵则指武陵山脉及其周边地区,诗人通过“武陵曲”这一文化符号,勾起了对武陵地区的无限遐想,滩声与箫鼓之音相似,山色则如同琴棋书画中的景致,展现了辰州山水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辰州山水的美景和武陵文化的韵味,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将辰州的山水与武陵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犹闻武陵曲”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武陵地区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而“滩声似箫鼓,山色入琴书”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游历经历有关,汪遵一生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观,在游历辰州时,他被这里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描绘辰州山水和武陵文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入辰州》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辰州山水的美景和武陵文化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