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我来无人境,亦复窥幽窗。
岩腹泉滴细,云根树影长。
琴声出远树,棋局对空房。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腔。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来到这无人的境地,也不忘窥探那幽深的窗棂。
岩石腹部细泉滴落,云根处树影悠长。
琴声似乎从远处的树梢传来,棋局则对着空旷的房间摆开。
什么最让我动情呢?是那黄鹂鸟的三两声啼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首联“我来无人境,亦复窥幽窗”点明主题,即诗人身处无人之境,但仍不忘欣赏那幽静的窗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如岩腹中的细泉、云根下的树影、远处的琴声以及空房中的棋局等,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尾联则以黄鹂的啼鸣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切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贾岛在山居生活中的闲适与宁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声音元素,如琴声和黄鹂的啼鸣,使整首诗更加生动传神,诗中的“无人境”和“幽窗”等意象,也寓意着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坎坷,早年出家为僧,后虽还俗应举,但始终未能中第,这种经历使他更加向往山林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作为一位苦吟诗人的创作风格,即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境的营造,以达到表达内心情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