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出自哪首诗?

春秋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千江有水千江月

宋·雷庵正受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江江皆映月,何处影无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雷庵正受(具体生平不详,据传为宋代僧人)

朝代:宋

作者简介

雷庵正受,宋代僧人,其真实姓名和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留下的诗作来看,他是一位对自然景象有着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寓含禅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传达深刻的哲理思考。

译文

孤独的月亮高悬于夜空之中,它的光芒分散开来,照耀着无数条江河,每一条江河都映照着月亮的影子,哪里会有没有月亮影子的地方呢?

释义

这首诗以孤月映千江为喻,表达了万物皆有关联、相互映照的哲理,孤月虽高悬于天,但其光芒却能遍布千江,每一江水都承载着月的影子,象征着世间万物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也隐含着“一月映万川”的禅意,即万物虽异,但本源相同,都源于那轮孤月(或喻指佛性、真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月夜图景,诗人通过“孤月”与“千江”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宇宙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映照的哲理,诗中的“分影遍千江”也寓意着真理或佛性的普世价值,即无论何地何时,真理都是存在的,只是需要人们去发现和领悟,诗中的“何处影无双”一句,更是强调了万物皆有关联、无一例外的深刻哲理。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人是在何种情境下写下这首诗的,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独自赏月时,被那轮孤月映照千江的壮丽景象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并写下了这首富有禅意的诗作,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和哲理思考也可能与其修行生活密切相关。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宇宙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映照的深刻哲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