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横海既成观,盈尺亦满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横海既成观,盈尺亦满舟。
风帆摇落日,浪影漾清秋。
远望孤云起,遥思万里游。
何时归故里,月满小桥头。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懿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横渡大海已成壮观景象,即便是小小的水流也能让船只满载,风帆在落日余晖中摇曳,浪花在清秋时节荡漾,远远望去,孤云独自升起,思绪也随之飘向万里之外的远方,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那时月光将洒满家乡的小桥头。
释义
“横海既成观”描绘了横渡大海的壮丽景象;“盈尺亦满舟”则表达了即使是微小的水流也能带来满载的喜悦,这两句诗以海与舟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人的微小之间的和谐共存,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风帆、落日、浪影、孤云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远方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首联“横海既成观,盈尺亦满舟”以宏大的海与微小的舟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暗示了人生的哲理,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日余晖中的风帆、清秋时节的浪花以及远望中的孤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和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可能源于诗人自身的经历,如远离家乡求学、为官或游历等,在唐代,许多文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正是李群玉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