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流柱
唐·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径秋,
孤舟今日又东流。
只应光武恩波晚,
岂是严君恋钓鱼。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万里波涛中,一叶孤舟在秋日里独自向东漂流,这大概是因为汉光武帝的恩泽来得太迟,而并非是因为严子陵眷恋着钓鱼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舟在风波中漂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首句“万里风波一径秋”描绘了广阔的江面和萧瑟的秋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次句“孤舟今日又东流”则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如同孤舟一般漂泊不定,后两句“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孤舟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和内心的苦闷,诗人通过借用汉光武帝和严子陵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光武帝的恩泽来得太迟,暗指诗人未能得到朝廷的及时重用;而严子陵眷恋钓鱼的生活,则反衬出诗人并非真的愿意过隐居生活,而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李商隐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的才华虽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孤舟在风波中漂流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也借用了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