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淮水东流旧战场,
昔人曾此破强梁。
天生大材竟何用,
只与千古拜图像。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淮水向东流淌,流经昔日的战场,
在那里,前人曾经打败过强敌。
天生如此杰出的才能究竟有何用处?
只不过是供后人千秋万代瞻仰画像罢了。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愬所题写的画像诗,李愬是唐代名将,曾在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诗中首句描绘了淮水东流的战场景象,次句回顾了李愬在此地的辉煌战绩,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李愬才华的惋惜之情,认为他虽有天生大才,却只能被后人通过画像来缅怀,未能得到更充分的施展和认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愬英雄事迹的缅怀和对人才未能尽其用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描绘战场和回顾战绩,为后两句的感慨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反问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李愬才华的惋惜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又流露出对时代背景的无奈和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白居易对李愬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有关,李愬作为唐代名将,在平定淮西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相对有限,白居易通过为李愬题写画像诗,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缅怀,又借此抒发了对当时社会人才未能尽其用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
白居易的《题李愬画像》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反思的古诗,通过描绘战场、回顾战绩和表达惋惜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