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僧侣,后还俗应举,但未得显达,贾岛的诗歌以构思新奇、用词精准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野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着寺院的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惭愧啊,我比起那些高明的匠人来说,写这样的诗句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静的自然环境和闲适的生活氛围,尾联“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难以达到前辈哲匠的水平,创作这样的诗句实属不易。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前六句通过描绘幽居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尾联则笔锋一转,以谦逊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敬畏之心,既体现了诗人的自知之明,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贾岛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如“草径”、“荒园”、“鸟宿”、“僧敲”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闲居”与“少邻并”、“草径”与“荒园”等,进一步突出了幽居的孤寂与清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境地,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在探访李凝的过程中,他被那片幽静而美丽的环境所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坎坷中的苦闷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