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景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霜重林逾静,风高鸟自慵。
荒园迷落日,古寺响疏钟。
独倚危栏久,心随远岫空。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风格自然流畅,多抒发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慨。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刘禹锡在政治上敢于直言,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朗州司马,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译文
寒冷的乌龟爬上了旧日的落叶,秋天的蝴蝶依然眷恋着稀疏的花丛,霜降之后,树林显得更加寂静,风高之时,鸟儿也变得慵懒起来,荒凉的园子里,落日余晖迷蒙,古老的寺庙里,稀疏的钟声回荡,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久久不愿离去,心绪随着远处的山峰飘向远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龟、秋蝶、霜重、风高等秋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寂静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寒龟登故叶”和“秋蝶恋疏丛”两句,既描绘了秋日特有的景象,又寓含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首联“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以生动的意象开篇,既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又寓含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颔联“霜重林逾静,风高鸟自慵”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颈联“荒园迷落日,古寺响疏钟”则通过描绘荒园、落日、古寺、疏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的意境,尾联“独倚危栏久,心随远岫空”则以诗人的情感收束全诗,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当时,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身处逆境却并未消沉,相反,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秋日里独自凭栏远眺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中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也寄托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