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2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王维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岩扉松径长,洞壑石床空。

水落溪流浅,云开日影重。

悠然成小隐,何必问尘中。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池塘连接着天上的清泉,呈现出碧绿的颜色;树林中交织着皇帝御赐的果树,果实红艳艳的,岩石间的松林小径悠长,山洞和沟壑中的石床空荡荡的,水流落下,溪流变得浅了;云开日出,日光重重叠叠地洒下,在这里悠然自得地过着隐居生活,何必去管尘世间的事情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首联“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池塘的清澈碧绿和果林的繁茂红艳,颔联“岩扉松径长,洞壑石床空”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地的幽静和神秘,颈联“水落溪流浅,云开日影重”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光影的交错,尾联“悠然成小隐,何必问尘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隐居之地的山水、林木、岩石、溪流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光影的交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律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的超脱,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王维在仕途上虽然一度颇为得意,但晚年却屡遭贬谪,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深感失望,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追求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