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3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闻戎。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天山将定远,不暇见庭鸠。

龙旆翻驰道,霓裳转凤楼。

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

剑色摇寒水,旗影拂秋风。

宁知玉帐里,自有羽书雄。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约660年-729年),字元固,浙江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等职,参与修撰《初学记》、《六典》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是唐代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以博学多才著称,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其文风严谨,内容详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这广袤的边疆之地,人们都心怀忠诚,远方的使者也通过梯航之路与我们相通,虽然多次发动攻势但并未交战,五月间仍能听到边疆的战鼓声,最终使将士们建立了功名,被封为万里之外的侯爵,天山脚下有像班定远那样的将领,他们忙得连观赏庭院中的鸟儿都无暇顾及,皇帝的龙旗在驰道上飘扬,霓裳羽衣在凤楼中旋转,他佩戴着太史令的签牌,身佩玉珮向群公行礼,剑光在寒水中闪烁,旗影在秋风中飘扬,哪里知道在这玉帐之中,自有能书写军事捷报的英雄。

释义

这首诗是徐坚奉和唐玄宗送张说巡边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疆的忠诚景象,以及张说作为将领的威风和功绩,通过描绘张说的巡边之行,展现了唐朝边疆的安宁和将士们的英勇。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边疆景象和张说功绩的同时,也展现了徐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史学素养,诗中“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张说作为朝廷重臣的尊贵身份和威严形象,通过“剑色摇寒水,旗影拂秋风”等句,也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和豪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坚在唐玄宗时期,为奉和唐玄宗送张说巡边而作,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任宰相,对唐朝的政治、文化和军事都有重要贡献,唐玄宗为了表彰张说的功绩,派他巡边,徐坚便以此为题,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张说的功绩和威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徐坚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的安宁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