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林静人声远,山空鸟语重。

寒烟迷远道,清露湿轻红。

此景谁能识,孤云自往还。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山行观景》,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群玉,生活在晚唐时期。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晚唐著名诗人,他性情淡泊,喜欢吟咏山水,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夜晚的霜冻让树木仿佛披上了羽毛,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与微风相伴,树林中静悄悄的,人声显得遥远,山空之中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沉重,寒冷的烟雾迷蒙着远方的道路,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娇嫩的花朵,这样的景色谁能真正懂得欣赏呢?只有那孤云自由自在地往来飘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清晨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首联“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描绘了夜晚霜冻和清晨阳光照耀下的树木,形象生动;颔联“林静人声远,山空鸟语重”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林的静谧和鸟语的响亮;颈联“寒烟迷远道,清露湿轻红”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朦胧与清新;尾联“此景谁能识,孤云自往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清晨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孤独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山间行走时,被清晨的美景所触动而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句,创作出了这首《山行观景》,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