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
前路何茫茫,双阙浮紫烟。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瞻?
素琴挥雅操,清歌绕梁间。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行步矩尺,寸步不离绳。
安危无贰事,功名在执鞭。
阿季我良朋,相与无诤言。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其《咏怀诗》八十二首尤为著名,通过曲折隐晦的诗意,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苦闷彷徨的心情,风格缥缈虚幻,曲折隐晦。
译文
出门时该顾念什么?我徘徊不定地漫步在北林之中,前方的道路是多么迷茫,两座宫殿在紫烟中若隐若现,盛宴上虽然可以娱乐心意,但心中却充满了忧愁,不知该向何处张望,我弹起素琴,挥洒着高雅的曲调,清歌在屋梁间回荡,有人常常独自沉醉,有人则终年清醒,清醒的人和沉醉的人相互取笑,他们说的话彼此都不能理解,我按照规矩行走,寸步不离规矩的约束,无论是安全还是危险,都没有二心,追求功名就像手执马鞭一样坚定,阿季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之间没有争执和怨言。
(注: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翻译了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诗句,整首诗译文较长,未完全展示。)
释义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表达了诗人出门时的迷茫和徘徊不定的心情,他漫步在北林之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不知道具体该寻找什么,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出门时的情景和心境,通过“何顾”和“徘徊”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迷茫和不安,北林的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朦胧和神秘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交替之际,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对现实社会持批判态度,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和束缚,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阮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内心的迷茫和不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阮籍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感和才华,以及他作为一位时代人物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