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云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悠悠南行云,成此匝地阴。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萧森。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与苏味道并称“苏李”,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绩、王勃、杨炯并称为“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他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进士及第,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累迁成均祭酒、吏部尚书等职,封郑国公,李峤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为咏物之作,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悠悠然向南飘行的云朵,形成了覆盖大地的阴云。
回旋的风带来一阵萧瑟,树林的影子长久地显得幽深而冷清。
释义
“悠悠南行云”描绘了云朵悠然自得地向南飘行的景象;“成此匝地阴”则指这些云朵聚集起来,形成了覆盖大地的阴云,带来了天气的变化。“回风一萧瑟”描绘了风的回旋和带来的萧瑟感;“林影久萧森”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天气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林的影子在长时间的阴云笼罩下显得幽深而冷清。
赏析
这首诗以云和风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和美丽动人,首句“悠悠南行云”以“悠悠”二字形容云的悠然自得,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次句“成此匝地阴”则笔锋一转,描绘了云朵聚集带来的天气变化,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回风一萧瑟,林影久萧森”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天气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风的萧瑟和林影的幽深冷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象生动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李峤在闲暇之余,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的结晶,李峤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宰相,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对自然和社会都有深刻的洞察和感悟,这首诗通过对云和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和美丽动人,也反映了李峤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体现了李峤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