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无边幅,华堂弃置馀。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破屋叹

宋·陆游

破裂无边幅,华堂弃置馀。

虽无风雨侵,自有岁华徂。

贫士固轻世,腐儒多苦书。

何时见平治,吾亦爱吾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这间破屋已经破裂得没有了完整的边幅,像是被华贵的厅堂所遗弃的残余,虽然没有风雨侵袭,但岁月依然无情地流逝,贫穷的士人本就轻视世俗,迂腐的儒生总是为读书所苦,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天下太平、治理得当呢?到那时,我也会深爱着我的简陋小屋。

释义

破裂无边幅:形容破屋的破败不堪,边缘已经破裂不完整。

华堂弃置馀:比喻破屋像是被豪华宅邸所遗弃的残余部分。

虽无风雨侵:虽然没有风雨的直接侵袭。

自有岁华徂:但岁月依然无情地流逝,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贫士固轻世:贫穷的士人本就轻视世俗的繁华与名利。

腐儒多苦书:迂腐的儒生总是为读书、求知所苦,暗示作者自身的清贫与好学。

何时见平治: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天下太平、治理得当的景象?

吾亦爱吾庐:到那时,我也会深爱着我的简陋小屋,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破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安宁、个人幸福的向往,诗中“破裂无边幅,华堂弃置馀”两句,以破屋与华堂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贫富悬殊,而“虽无风雨侵,自有岁华徂”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后四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贫士生活的态度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弱,诗人身处逆境,生活困顿,他通过描绘破屋的破败与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