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行路难
唐·杜荀鹤
倘若跨疲蹇,路长殊可忧。
前程多险阻,行止亦难谋。
日暮云遮望,风高浪打舟。
何时归故里,重见旧林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底层人民,批判时政,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倘若骑着疲惫的老马,前方的道路漫长且令人担忧。
未来的路程充满了艰难险阻,行动与停止都难以抉择。
傍晚时分,云彩遮住了远方的视线,风高浪急,小船在波涛中摇曳。
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重新见到那片熟悉的树林和山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骑着疲惫老马、面对漫长且艰难道路的旅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忧虑和迷茫,诗中“疲蹇”象征着力量的衰弱,“路长”则暗示着人生的漫长与不易,前程的险阻和行止的艰难,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刻认识,而日暮云遮、风高浪急的景象,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忧虑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忧虑,诗中“倘若跨疲蹇,路长殊可忧”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前程的险阻、日暮云遮、风高浪急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忧虑和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杜荀鹤在仕途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和困难,他深知人生的不易和现实的残酷,因此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一个行路难的旅人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忧虑和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