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的释义

小星14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诗·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过扬州路,

汴水东流自不回。

曾观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江深不可极,

负重万斛舟。

(注:“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胡曾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可能是后人对其咏史诗风格的模拟或化用,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咏史诗·汴水”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以咏史诗著称,他的诗作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胡曾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译文

千里长的运河一旦开凿成功,

隋朝灭亡的波浪就像九天之水汹涌而来。

隋炀帝的锦帆还未到达扬州,

汴水就已经东流不再回头。

曾经看过大海的人觉得其他水都难以比拟,

除了巫山的云其他云都不再是云。

江水深邃无边,

承载着万斛重的船只前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汴水的开凿与隋朝的灭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前两句以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的覆灭为背景,暗示了人力虽能创造伟大工程,但过度劳民伤财也会招致灭亡,中间两句通过“锦帆未过扬州路”与“汴水东流自不回”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不可逆转,后两句则借用了“曾观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境,以江水的深邃和船只的负重,象征了历史的深重与人生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诗人通过对汴水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隋朝兴衰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不易,特别是“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两句,既描绘了江水的深邃与广阔,又隐喻了人生的重负与前行的不易,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胡曾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胡曾通过咏史诗的形式,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他通过对汴水的描绘和对隋朝兴衰的反思,暗示了人力虽能创造伟大工程,但过度劳民伤财也会招致灭亡的道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