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我登上了龙山痛饮美酒,连菊花都仿佛在嘲笑我这个被贬谪的臣子,醉眼朦胧中,看着风吹落了帽子,却毫不在意,反而更喜欢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仿佛月亮也在挽留我这不羁之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上龙山痛饮的场景,通过“黄花笑逐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命运的无奈与自嘲,而“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性格特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痛饮、醉舞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诗中“黄花笑逐臣”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菊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命运的无奈与自嘲,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而“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两句,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诗人醉态可掬、翩翩起舞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重阳节登上龙山时所作,当时,李白因政治上的失意而被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更加豪放不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在重阳节这一天,他登上了龙山,痛饮美酒,欣赏美景,并即兴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那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