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荒凉今日奢,天开地辟转清华。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注:“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这句在流传的版本中可能有所出入或合并,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单独列出并融入整首诗中作为解析的一部分,原诗中直接包含这两句完整表述的版本并不常见,但意境相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早年生活贫困,曾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孟郊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以及个人的穷愁之境,语言力避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他的诗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
译文:
(前四句译文)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后两句结合关键词的译文)如今一举考中科举,双亲还未老去,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在科举考试成功后极度喜悦的心情,他通过对比昔日的困顿与今日的得意,展现了科举考试对他命运的巨大改变,他也表达了对双亲未老、能够共享这份荣耀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孟郊科举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句,不仅描绘了春风拂面、马蹄轻快的场景,更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双亲的感激之情,认为能够在双亲未老时一举登科,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种情感真挚而深刻,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孟郊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终于中进士,这次成功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让他有机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在科举成功后,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科举制度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流传和版本差异等原因,孟郊的这首诗在原文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无论如何,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深刻而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