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的解释

生辉399个月前

关键词“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赠外孙》,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勤苦读书饥寒迫,

始知学向勤中得。

三冬今足用,

谁笑腹空虚。

作者及朝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作者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早年随父宦游各地,后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长出的凤凰雏鸟一样,眉目清秀得画都无法比拟,年纪小就让他爱吃梨子、栗子吧,等长大了必须读很多的书,学习要勤奋刻苦,即使饥寒交迫也要坚持,这样才能真正明白学问是从勤奋中得来的,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你现在已经满腹经纶了,看谁还敢笑话你胸无点墨?

释义

诗中通过对外孙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勤奋的重视,前两句描绘了外孙的可爱形象,后两句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勤奋的必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作者通过对外孙的描写和期望,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诗中“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一句,更是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的外孙的,在宋代,读书和科举是士人阶层追求功名和地位的主要途径,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深知学问和勤奋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鼓励外孙要勤奋学习,不断进步,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

《赠外孙》这首诗不仅表达了王安石对外孙的关爱和期望,更体现了作者对学问和勤奋的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