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并非原诗直接内容,但意境与诗中表达的勤学苦读精神相符,可能是后人引申或化用)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贾岛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敲着月下的门扉,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的根基),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以其幽静、深远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凝幽居的幽静、荒凉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僧敲月下门”等细节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和追求。
虽然“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并非原诗内容,但这句话与贾岛的苦吟诗风和勤学精神相契合,它强调了学问需要通过勤奋努力才能获得,而读书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种精神在贾岛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拜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李凝的幽居位于山林之中,环境幽静荒凉,与贾岛追求的隐逸生活相契合,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真谛,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尚和诗歌创作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