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上一句是什么?”的查询,摘要如下:,该查询是在询问一句诗的上一句,但提供的句子本身并未给出足够上下文来确定其上一句,因为这句诗可能出自某首未被完整引用的诗作,无法直接给出上一句的具体内容。
宋 陆游《山行》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日斜林影乱,风定水容重。
野老惊相语,樵夫笑且从。
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怪石嶙峋,仿佛在秋天的山涧中奔腾;寒冷的藤蔓缠绕着古老的松树,宛如悬挂其上,太阳西斜,树林的影子变得杂乱无章;风停下来后,水面显得异常沉重和平静,村里的老人惊讶地相互交谈,樵夫则笑着跟从,这里的真正意趣,想要说出来却已经忘记了如何用言语表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的所见所感,通过怪石、寒藤、林影、水容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诗人通过野老和樵夫的反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沉醉,以及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首联“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山林的奇异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日斜林影乱,风定水容重”则通过光影和动静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颈联“野老惊相语,樵夫笑且从”通过人物的描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地展现出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尾联“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沉醉,以及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在山林中寻找灵感和慰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秋日山行中,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奇异与美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陆游的笔下,自然不仅是美的源泉,更是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