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叶绍翁

生辉899个月前

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广为传诵。他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叶绍翁的诗文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译文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我轻轻地敲着柴门,许久也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春日游园时,因园门紧闭而无法进入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外的苍苔、柴扉以及伸出墙外的红杏,以此表达了对园内春色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暗示了园主的爱惜之情,次句“小扣柴扉久不开”则直接写出了诗人无法进入园内的遗憾。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园内春色的盎然生机和无法被禁锢的美好。

赏析

《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巧妙地描绘了春日游园的情与景。全诗情感波折而富有层次,从期待到失望,再到惊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 情感表达:诗人在首联中表达了因无法入园而产生的失望之情,但随后在颔联和颈联中,通过描绘园外的苍苔、柴扉以及伸出墙外的红杏,表达了对园内春色的向往和赞美。尾联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园内春色的盎然生机和无法被禁锢的美好,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 意象生动:诗中的“苍苔”、“柴扉”、“红杏”等意象都富有生活气息,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尤其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象,更是生动传神,既表现了春色的浓郁,又寓含了深刻的哲理。

· 哲理深刻:诗中的后两句不仅描绘了春色的冲破围墙、溢出园外的生动场景,更寓含了新生事物必将冲破困难、脱颖而出的生活哲理。这种哲理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游园不值》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失望。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中。而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却无法真正享受自然的美景,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游园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同时,也借园中的春色和红杏出墙的意象,寓含了对新生事物必将冲破困难、脱颖而出的坚定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